觀點爭鳴

[觀點]不利因素壓頂 建筑鋼材市場負重前行

2005年08月16日10:24   來源:西本資訊
摘要:

    不知不覺中,我們經歷了如是之多:建筑鋼材市場由3月末的陡轉急下,直至4月中下旬略顯反彈,回至3350一線,繼而在5月伊始,開始了又一輪狂跌不止,直見“2”字頭,隨即在6月下旬開始了所謂的“價格回歸”,整個7月就在盤整上行、銷量萎靡中度過。又是不知不覺中,8月已度過近半,我們的建筑鋼材市場卻又進入了“上行無力、缺乏支撐而下行”的現(xiàn)狀。

    對于市場內的我們而言,關心的無非是建筑鋼材的走勢,而時下對于建筑鋼材行情影響因素中,這樣幾個方面容不得忽視。

    其一、人民幣升值仍然是悄然進行時,切記,當你在今后某一天看到“1美元兌換7.5元人民幣”,不要感覺到奇怪。
    再次提示這一點:當本幣升值之時,以本幣表示的商品價格會呈相應幅度的下跌。
    上周五收盤報8.098元人民幣兌1美元,首次突破8.1大關,再次創(chuàng)下匯改后的新高。與7月21日8.11的初始匯率相比,匯改3周以來人民幣實際升值約0.15%。若以匯改前8.27的匯率為基準,升值幅度約2.08%。而8月15日17:12最新為8.0971元人民幣兌1美元。趨勢明顯。

    都在適應著人民幣升值2%所帶來的影響,社會中的每一個行業(yè)是這樣,鋼鐵行業(yè)同樣如此;但是,就在人們不經意間,1美元兌換人民幣的數(shù)字下降到了8.0980的時候:鋼市里有的人開始竊竊私語了,問人民幣升值的趨勢會不會繼續(xù)下去;有的人開始擔心了,“前期偶然閃現(xiàn)的支撐上漲的因素都依然無法支持現(xiàn)貨上漲,那么下跌因素開始發(fā)揮作用的時候,其效果自然可想而知”。

    筆者這里想表明的觀點是:中國外貿企業(yè)的一般利潤率在2%到5%,平均大約是3%。據(jù)此算來,如果美元對人民幣低于8.03,中國的外貿公司將面臨挑戰(zhàn)。期間生產企業(yè)專業(yè)人士這樣評述:人民幣升值與建筑鋼材無關。果真無關嗎?不然。1、若人民幣繼續(xù)升值,進口鐵礦石的成本將進一步降低。我們要切記,進口鐵礦石原本的價格原本就比國內貿易礦價格要低,如此一來,鐵礦石的采購成本走低,你還會懷疑嗎?如此一來,“成本論”就更加站不住腳。

    另一方面,看看6月份鋼材出口219.92萬噸,僅比4、5月份略有增長,但是仍低于3月份的水平;6月份線、螺出口量分別為38.19萬噸和18.47萬噸,客觀地講,增幅還是可觀的,但是一則相對于產量放大,出口增長仍屬于“遠水難解近渴”,二則在線、螺出口量增長的同時,鋼坯、生鐵6月份的出口量分別滑落至57.21萬噸和23.61萬噸,滯留在國內的鋼坯、生鐵的產量,基本抵消了因出口而原本能夠緩解的部分壓力。

    升值過后呢?出口將會如何?又是可想而知吧。

    結論:升值減少成本是定論;升值影響出口同樣是定論;升值對建筑鋼材價格是壓力。

    其二、宏觀政策面不容樂觀。

    這中間,有關經濟專家關于“通貨緊縮年底可能再度出現(xiàn)”的預言,目前在國內引起的震動不小。其分析依據(jù)在于,自3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(CPI)同比上漲2.7%以后,我國CPI已經連續(xù)4個月上漲幅度不到2%,最高只有1.8%。國家統(tǒng)計局日前發(fā)布的統(tǒng)計表明,7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(CPI)比去年同月上漲1.8%,與6月份持平。
    而今年糧食供應充足,糧價下跌,從而帶動消費品價格下跌,進而擠壓工業(yè)品的價格。與此同時,受國家調控政策影響,房地產價格也開始下降,帶動鋼材價格全面暴跌,加上現(xiàn)在企業(yè)面臨貨幣緊缺,“通貨緊縮已經臨近”。緊縮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,但是如果真的出現(xiàn)這樣的局面,無論對于哪個市場,也都意味著災難降臨。

    相關鏈接:通貨緊縮是從貨幣供給角度描述經濟衰退的一個概念。按照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宏觀組的定義,通貨緊縮過程包括兩個下降和一個伴隨:貨幣供應量下降、物價下降并伴隨經濟增長率下降。我國經濟自1995年以后,也出現(xiàn)了貨幣供應量增幅下降、物價水平回落、經濟增長率回落的現(xiàn)象,因此也開始用通貨緊縮的概念來描述宏觀經濟狀況的好壞。按照通貨緊縮的定義,其發(fā)生過程是從信用危機,到貨幣供應收縮,到社會需求收縮,到物價下降,最后引起經濟衰退。

    以上狀況的描述,如果成為現(xiàn)實,建筑鋼材市場將會面臨怎樣際遇?大家對比一下,應該會很清楚。

    而另一方面,在筆者預備校對稿件,收筆的時候,又傳來一些更為直接的不利消息:中國人民銀行昨日發(fā)布了《2004年中國房地產金融報告》。報告認為,地產業(yè)是支柱產業(yè),應繼續(xù)支持其健康發(fā)展。但房地產信貸存在潛在風險,目前應堅持區(qū)別對待、有保有壓的調控原則,并建議“取消房屋預售制度”。
    中國的房地產開發(fā)流程是怎樣的,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。由原來的圈地——抵押貸款——建設預售——交房,到當年6月的央行121文件(《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(yè)務管理的通知》),到8月的國務院18號令(《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(xù)健康發(fā)展的通知》):自有資金比例從20%上升到35%。
    這中間已經讓很多實力不濟的開發(fā)商應聲而倒,在開發(fā)商自有資金的貓膩游戲中,房屋預售款也是不可忽略的組成部分,又有多少開發(fā)商會因為“取消房屋預售制度”而倒下,當然不得而知。但是央行此舉,目的是十分明確的,就是要改善、或者說試圖根治“開發(fā)、銷售過程中,銀行資金所占比率過高”的現(xiàn)狀。

    如此一來,房地產開發(fā)的環(huán)境在規(guī)范起來的同時,開發(fā)規(guī)模無疑會大打折扣。對于各類建筑材料(包括建筑鋼材)的需求,影響也是明顯的。

    說過來,倒過去,無非是要大家認清現(xiàn)狀:跌的因素不單單在市場本身,目前的建筑鋼材市場下跌,是大勢所趨。[文]難得清醒

    新干線編者注:本文為作者授權新干線獨家刊登之作品,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,除非獲得新干線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,并注明出處為西本新干線(www.96369.net)。欲轉載者請致電:021-55398176聯(lián)系。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,與本網站立場無關,據(jù)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干線的支持。

免責聲明: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,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,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。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,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,不構成投資建議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投資者據(jù)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
法律提示:本內容系722903.com編輯、整理,轉載需經授權,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(lián)系并獲得書面認可,并注明來源。如果私自轉載,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,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