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點爭鳴

金融時報: 央行有意弱化超儲率對流動性調控的指示性意義

2021年11月22日08:20   來源:西本資訊
摘要:當前不宜單純根據(jù)流動性總量或超儲率判斷流動性松緊程度,更不能認為超儲率下降就意味著流動性收緊,觀察市場利率才是判斷流動性松緊程度的科學方法。

據(jù)中國金融時報,央行日前發(fā)布《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(zhí)行報告》指出,在堅持正常貨幣政策的背景下,我國金融機構超儲率下降既是金融體系不斷發(fā)展的結果,也是央行貨幣政策調控機制不斷完善的表現(xiàn)。當前不宜單純根據(jù)流動性總量或超儲率判斷流動性松緊程度,更不能認為超儲率下降就意味著流動性收緊,觀察市場利率才是判斷流動性松緊程度的科學方法。

今年三季度末,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率(簡稱“超儲率”)為1.4%,低于多數(shù)歷史同期水平(僅高于2017年9月末的1.3%)。

浙商證券首席經(jīng)濟學家李超表示,央行強調不能認為超儲率下降就意味著流動性收緊。央行本次在報告中的分析,意在弱化市場對超儲率及其對流動性調控思路的指示性意義,引導市場關注市場利率及其如何圍繞政策利率波動,這才是判斷流動性松緊程度的科學方法。

免責聲明:西本資訊網(wǎng)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,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,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。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(wǎng)站之觀點或意見,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,不構成投資建議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投資者據(jù)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
法律提示:本內容系722903.com編輯、整理,轉載需經(jīng)授權,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(lián)系并獲得書面認可,并注明來源。如果私自轉載,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,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。

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

新聞排行

  • 日排行
  • 周排行
  • 總排行